从《中国式家长》绵延出的现实感
近期,一款游戏再次掀起了热潮。它的独特魅力并非源于其绚丽的画面或是刺激的打斗,而是它所呈现的真实。真实到连权威媒体都为其发表了评论。这款游戏名为《中国式家长》。
一听到这个名字,许多人心中都会涌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中国式家长”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让人不禁苦笑。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虽然早已走出那些熟悉的学习生活,但留下的印象依然深刻。
从呱��
呱落地到高考结束,这十八年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而这款游戏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是因为它将最具有“中国色彩”的元素融入了其中。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从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开始为他们报名各种辅导班。琴棋书画样样不能少,甚至还要学习多种外语以显示孩子的天赋。在周末,孩子们不是在前往课外辅导班的路上,就是在参加各种兴趣班的路上。一旦考试成绩不佳,家中便会传来父母的教诲之声。除了学习,班委竞选、打小报告等经历也是每个人学生时代的必备课程。
游戏中的情节仿佛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让人回忆起那些阳光洒在窗边的日子,穿着白衬衫的男孩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令人心动不已。高考后的选择并非出于个人喜好,而是根据社会的热门和就业前景来决定。
进入大学后,真的如父母和老师所言那样轻松吗?答案远非如此简单。而《中国式家长》这款游戏的意义在于,它让你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要不断为他们做出选择和安排,点亮不同的属性,平衡孩子的自由和压力。在有限的精力、金钱、经验面前,你需要做出取舍和妥协。
这款游戏让孩子们提前品尝了教育子女的酸甜苦辣,让他们更加体谅父母的不易,理解父母的殷切希望。家长们也能通过游戏体会到孩子们的不易,他们背负了太多期望和压力,也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理解。
在游戏中,你可以认真规划孩子的道路,看着他走向人生巅峰,也可以让他自由发展,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游戏可以重来,人生却不能后悔。有人说,“父母”这个职业是世上所有职业中唯一不需要持证上岗的。每个人都会第一次做父母,难免会有不足的地方。而这款游戏能让两代人都看到对方的不易,也许能增进相互理解。
作为孩子,不要等到自己成为父母了才明白,原来父母当时那样对待自己是对的。作为父母,也不要成为自己童年时最害怕的那一种家长。因为少年时不解双亲意,只有养儿方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