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创新的《勇者斗恶龙11》怎么就被评为“有史以
近年来,各类RPG游戏纷纷复兴,就连相对小众的JRPG也频频出现经典之作。最近,备受瞩目的日本国民级JRPG《勇者斗恶龙11:寻觅逝去的时光》正式登陆PC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
此作推出后,各大媒体纷纷给出了极高评价。尽管有观点认为其相对于《八方旅人》和《女神异闻录5》在技术和美术方面略显保守,但多数海外媒体对《勇者斗恶龙11》在发扬传统方面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IGN给出8.8分,GameSpot更是毫不吝啬地给出9分的高度评价。

其中,鸟山明的招牌功不可没。这位著名漫画家自第一代“勇者斗恶龙”起便担任系列人设工作,长达30年的合作使得游戏特有的熟悉画风令人赏心悦目。其画风在3D制作技术的加持下展现出日本游戏特有的漫画3D美术风格,画面色彩丰富,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就连一向严格的粉丝社区FANDOM也对其画面评价颇高。
除了画风,《勇者斗恶龙11》的故事情节也备受赞誉。虽然故事内核依然是经典的“勇者打魔王”套路,但剧情发展曲折且富有情感***。玩家扮演的勇者主角在冒险过程中结识多名同伴,共同面对挑战。尽管后期部分剧情略显匆忙,但整体上仍然是一个圆满的大团圆结局。
《勇者斗恶龙11》的战斗系统也颇具特色。游戏采用回合制战斗,玩家可以与同伴联手释放连携技,还可以选择自动战斗模式。这一模式虽然适合快节奏玩家,但在多周目游戏中会更加实用。
对于欧美媒体和玩家而言,《勇者斗恶龙11》之所以受到高度赞誉,是因为其带来了与欧美游戏市场迥异的产品体验。例如,“勇者击败魔王”的老套故事在欧美媒体眼中却显得有趣,漫画风的3D画面也深受喜爱。游戏内的各地图风格独特,不同地区拥有特色任务和麻烦需要解决。这些差异让欧美用户对《勇者斗恶龙11》赞不绝口。
《勇者斗恶龙11》在画风、音乐、剧情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一种延续和升级,而非跨越式创新。无论是系列老手还是初识新人,都认同其在表现“王道RPG”上的成功。游戏让玩家亲历了最经典、最历经时间考验的RPG体验,这也是其情怀30年不变的资本。《勇者斗恶龙11》也让欧美玩家领略到了与西方游戏不同的魅力,其差异化创新也是获得高评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欧美RPG游戏中,通常会将大量的任务集中在一座城市或一片广大的区域地图上。《勇者斗恶龙11》的开发者却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这一创新令许多美式RPG爱好者眼前一亮。外媒Digitally Downloaded将这种现象与日本多山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认为地理环境对游戏设计思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体验到众多分支任务的累积带来的满足感。这款游戏的任务设计丰富多样,如果玩家想要尽可能地***游戏的每一个角落,游戏时间可能会达到惊人的80小时左右。这样的设计让玩家在游戏中感受到极大的挑战和***的乐趣。而Square Enix为《勇者斗恶龙11》推出的英语本地化版本也得到了玩家们的高度评价,这也是这款游戏能够赢得如此多的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最终幻想》、《生化危机》、《鬼泣》等日本游戏大厂的作品不同,《勇者斗恶龙》系列从一开始就是典型的日式RPG。尽管这些游戏在欧美市场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勇者斗恶龙》系列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没有过度迎合欧美玩家的口味。这种坚持让《勇者斗恶龙》系列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游戏系列,也赢得了欧美玩家的广泛认可。
这也给游戏开发者带来了一个新的启示:在游戏出海的过程中,不必完全按照欧美玩家的喜好和熟知的世界观、IP来设计游戏。开发者应该注重发扬本国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游戏产品。只要游戏品质上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就一定能够赢得全世界范围内玩家的关注和喜爱。只有这样,真正的民族文化才能够成为世界的瑰宝。这种坚持和创新的精神,也许正是《勇者斗恶龙》系列能够跨越文化和地域界限,成为全世界玩家喜爱的游戏系列的重要原因吧。(***转载自Game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