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太皮怎么办 关于人脸识别腾讯有话说
游戏防沉迷一直是热门话题,特别是针对火爆的《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从2017年起,《王者荣耀》就率先启用了健康系统,并不断进行升级和完善。对于实名认证环节,更是引入了公安权威数据平台进行校验,以更精准地判断未成年用户的身份,显著下降平均游戏时长。

面对部分玩家关于未成年人可能使用长辈身份证进行实名验证的担忧,腾讯于11月28日在《王者荣耀》中启用了人脸识别验证。这一举措要求疑似未成年用户在登录游戏时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与其实名信息进行比对。对于拒绝验证或验证不符的用户,将被视为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并纳入防沉迷监管。
这一举措也引来了孩子们的“花式应对”。有些孩子会尝试模仿老人的声音或摆出与妈妈合影的“证据”,试图通过验证。这些有趣的尝试让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针对用户关于人脸识别验证的疑问,腾讯官方详细解答了五个关键问题:
1. 人脸识别验证是如何运行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对比用户真实面部信息与公安权威数据平台的数据源,成功比对后,将按照用户的实际年龄段限制游戏时长。若比对失败或用户拒绝验证,则视为未成年人并纳入防沉迷监管。这一验证旨在提高实名认证精确度,防止未成年人冒用他人身份,绕开健康系统的保护。
2. 用户在人脸识别验证过程中是否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在人脸识别验证过程中,用户的隐私安全得到严格保障。无论是公安实名校验还是人脸识别验证,都严格遵循主管部门规定,不会记录、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也不会用于其他用途。身份验证过程中,通过各种加密方式保障用户隐私安全。为弥补可能存在的漏洞,腾讯会不定期更新相关机制,确保验证的真实有效。
3. 腾讯是如何判断疑似未成年人身份的?
腾讯运用AI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综合用户的游戏内行为特征进行判定。包括用户所属年龄段、游戏时间及其他游戏内行为都作为判定的参考标准。例如,针对实名信息为60周岁及以上、存在疑似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用户,会加大验证力度。但考虑到孩子可能基于规则改变游戏行为,目前还不便公开具体判定标准。
4. 目前人脸识别验证的运行效果如何?
自启用人脸识别验证至12月4日,近一半疑似未成年用户成功通过验证。对于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大部分是因为拒绝进行人脸识别或对隐私保护的顾虑。在这种情况下,将他们视为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用户,并纳入健康系统进行游戏时长限制。
5. 在构建未成年健康上网保护体系的过程中,腾讯遇到过哪些困扰或难点?
在推动未成年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客服压力激增是腾讯面临的主要困扰之一。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腾讯仍将继续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对于家长和社会各界来说,也需要共同参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教育,共同营造一个绿色、和谐的游戏环境。腾讯也在不断***新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更好地实现游戏防沉迷的目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咨询我们的用户群体中,不乏一些充满创意与挑战精神的未成年人。他们为了绕过一些限制,展现出了各种“花式”的自我证明方式。
有些孩子在与客服通话的过程中,巧妙运用语言技巧,甚至以“命令”的口吻引导父母代替进行人脸识别。虽然电话中传来的声音稚嫩,他们却巧妙地伪装成一位1947年出生的老爷爷,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躲过验证。更有孩子独具匠心,偷偷将母亲的身份证与熟睡中的母亲合影,希望以此蒙混过关。甚至还有初中生找到小卖部的老板娘冒充父母,要求我们客服帮忙解绑成长守护平台,他们的机智令人惊叹。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反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尽管客服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但我们更加坚定了以大数据AI、人脸识别等互联网前沿技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决心。我们深知,技术的力量不仅可以带来便捷,更应当用于守护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那些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
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腾讯的未成年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已经初见成效。我们构建这一体系的初衷,并非为了简单粗暴地压制孩子们的游戏天性。相反,我们希望能与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疏堵结合”的治理策略。我们坚信,只有采用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才能真正守护所有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自由***、快乐成长。我们始终致力于利用技术和服务的力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持续努力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