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DA评委杨颖专访:好的游戏音乐需要深入浅出
在中国游戏行业的重要盛事——第八届中国优秀游戏制作人评选大赛(CGDA)的火热开启之下,由汉威公司主办,移动游戏企业家联盟(MGEA)与中国VR/AR娱乐产业联盟(VREIA)联合主办,第一游戏协办的这一活动,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CGDA作为涵盖程序、美术、策划、动画、音乐音效等游戏研发全领域的评选大赛,自2009年创办至今已走过了七个春秋,致力于推动中国游戏人才储备,选拔和表彰优秀游戏制作人及团队,是中国游戏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我们谈及《超级马里奥》、《魂斗罗》等经典游戏的背景音乐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仿佛又将我们带回到那个与小伙伴们共同闯关的时代。音乐在此刻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音符组合,更是我们游戏记忆的载体。近日,我们有幸采访了CGDA音乐组评委、腾讯公司音频总监杨颖先生,与他***了关于游戏音乐的创作、制作过程以及与国内外游戏音乐行业的差异。
杨颖先生分享了他的从业经历,当初腾讯从韩国引进音乐游戏《QQ音速》,他因需向用户提供大量本地歌曲和音乐而赴韩国学习音乐与游戏玩法的结合。这也为他后来为《QQ音速》制作第一首可玩的中文歌曲奠定了基础。
对于游戏音乐的制作过程,杨颖介绍到,从音乐内容角度看,游戏音乐制作流程与其他音乐制作并无本质差异,都需经过创作、演奏、录音、混音等步骤。但游戏音乐制作人在创作时会面临诸多挑战,如风格定位、功能性要求以及性价比等。他强调,好的游戏音乐需与游戏文化、时代、感受相一致,具备专业品质,同时能深入浅出,形成游戏的标识符号。
作为资深制作人,杨颖给刚入行的后辈提出了两点建议。游戏音乐是游戏的附属品,对游戏的理解和影响力至关重要。音乐是一种语言,反映创作者的精神品质,因此创作者应更注重思想而非一味追求技能。
在对比国内外游戏音乐行业时,杨颖表示,国内游戏音乐水平近年来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包商开始与国内合作。国际潮流是使用电脑和软件制作音乐,这为中国作曲家提供了与国际同行竞争的平台。虽然国内单项目音乐预算较低,品质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内游戏音乐作曲经济划算,沟通更顺畅。
国内游戏音乐行业在稳步发展,但仍需努力提高单项目音乐预算,缩小与国外在游戏音乐品质上的差距。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游戏音乐制作人们将继续努力,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在我国游戏文化的沃土之上,近年来国内游戏音乐发展迅猛,展现出极为积极的进步态势。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里,各种奖项也应运而生,它们不仅是对优秀游戏作品和团队的肯定,更是推动行业前行的动力。
每年的奖项盛典都是一场荣誉与激情的盛宴。今年,奖项设置涵盖了专业与非专业两大领域,旨在让更多优秀的游戏作品和团队得到应有的认可。
专业组的奖项涵盖了游戏的各个方面,从游戏制作团队到游戏关卡设计,从原画美术到移动游戏制作,无不体现了对游戏行业的高度尊重和认可。其中,评委会游戏制作团队大奖是游戏界对杰出团队的最高赞誉,最佳游戏原画美术设计奖则是对游戏美术风格的最高肯定。最佳游戏3D(人物/场景)美术设计奖、最佳游戏动画表现奖等也都体现了对游戏细节和视觉效果的重视。
而在音乐方面,最佳游戏音乐奖无疑是专业组中最受瞩目的奖项之一。这一奖项不仅要求作品具有出色的音乐制作水平,更要与游戏本身相得益彰,为玩家带来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最佳游戏数值平衡设计奖则是对游戏平衡性和可玩性的最高认可。
非专业组的奖项则更加注重创意和普及性。最佳游戏2D(人物/场景)美术设计奖和最佳游戏创意奖等旨在鼓励广大玩家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为游戏创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体现了游戏行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每一个热爱游戏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针对移动游戏和VR游戏的专项奖项也体现了国内游戏行业在这两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最佳移动游戏制作奖、最佳移动游戏设计创新奖等体现了移动游戏的创新和发展趋势,而最佳VR游戏视觉表现奖和最佳VR游戏创意奖则是对VR游戏行业的鼓励和期待。
这些奖项的设置旨在推动国内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为优秀的游戏作品和团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行业里,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的作品和团队的出现,共同推动我国游戏行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