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手游霸主”之争 吃鸡VS王者,谁更胜一筹
在“吃鸡”游戏崭露头角的一年之后,我们见证了手游界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这场战役并非仅仅局限于“吃鸡”与“王者”两款游戏,而是移动竞技生态的一次品类之争。这种竞争激发了国内玩家对新游戏品类的巨大热情,同时也验证了国内手游市场的无限潜力。

一年前,“吃鸡”游戏以其独特的飞行射击玩法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迅速引发了国内手游市场的巨大震动。据QuestMobile发布的秋季大报告数据显示,“吃鸡”所代表的飞行射击类游戏的MAU(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越了“王者”所代表的即时战略,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游戏品类。不仅如此,飞行射击的增长率同样亮眼,取得了惊人的4.59倍同比增长。
在这一风潮中,《刺激战场》无疑是最大的亮点。这款游戏以其高度还原的战场体验,吸引了大量玩家的喜爱,其MAU数据达到了惊人的1.61亿,占整个品类市场的近七成。与此《刺激战场》的火热也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下载量的激增。据SensorTower统计,《PUBG Mobile》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获得了超过2.25亿次下载,其中中国地区的下载量占据了约三成。
除了《刺激战场》,国内手游市场还有其他几款“吃鸡”游戏同样值得关注。《全军出击》和《终结者2》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它们的下载量与前者有所差距,但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着出色的表现。这些游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国内玩家的游戏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战术竞技品类的市场空间。
与此虽然《王者荣耀》的用户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但其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吸金能力。据预测,本季度其流水依然能够超过50亿。这种局面反映了手游市场的多元化趋势,即使一款游戏面临用户流失的问题,但只要其能够持续吸引玩家付费,依然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吃鸡”与“王者”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两款游戏之间的竞争,而是移动竞技生态的一次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国内玩家的热情与潜力,也看到了手游市场的无限可能。这场世纪大战的阶段性结果已经显现,“吃鸡”游戏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未来的竞争依然激烈,让我们拭目以待下一阶段的较量。王者与吃鸡:手游市场的世纪对决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手游市场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玩家的目光。而在众多游戏中,《王者荣耀》与“吃鸡”手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者在市场中的表现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势。
在App Store游戏免费榜的排名上,曾经的王者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据七麦数据显示,自从2017年11月2日首款“吃鸡”手游《小米枪战》上线之后,“王者”便再未登上免费榜Top1。与此数据的下滑同样体现在下载量上,其日下载量从高峰时的超过47万下降到了不足8万。据QuestMobile统计,仅2018年第三季度,“王者”的MAU流失就超过了0万。
即便面临着用户的流失,但《王者荣耀》的营收能力依然强大。尽管与之前公布的一些成绩有所差距,但在与其他游戏的对比中,其营收能力依然堪称“怪兽”级别。据伽马数据统计,《王者荣耀》的第三季度流水超过了50亿元,这一数字是《梦幻西游》的2.5倍、《我叫MT4》的3.3倍、《QQ飞车》和《自由幻想》的5.0倍。
与此“吃鸡”手游的出现,无疑对《王者荣耀》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从尝试、到好友拉拢、再到完全转移,用户正在一步步地从《王者荣耀》转向“吃鸡”。特别是《刺激战场》,至今依然霸占免费榜榜首。虽然从玩法、社交、竞技、用户特征上看,“吃鸡”和“王者”都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两者间建立的世纪对决的精彩程度。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王者荣耀》虽然活跃用户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但其营收能力依然强大。社会舆论的压力和游戏版号等政策的高压虽然对两者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而言,《王者荣耀》依然能够抵挡住了大部分冲击。而反观“吃鸡”手游则面临着版号缺失的问题,无法开启内购等商业化模式导致了大量的用户无法转化为收入。尤其是腾讯的两款吃鸡手游至今依然没有版号,面临着前期的IP费用、推广营销费用、研发费用以及目前的运营费用等多重压力。短期内,“吃鸡”手游的版号问题并不乐观,这不仅是因为整个市场依然没有版号发放的现状,更是因为韩国IP的游戏背景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使得其在国内过审的难度加大。最终导致了其虽然赢得了用户量但却无法在国内实现营收的尴尬境地。这场世纪对决背后反映了手游市场的竞争之激烈以及游戏版号等政策对游戏产业的影响之深远。对于未来我们期待腾讯能够推出新的游戏产品来继续延续这场世纪对决同时也期待LOL手游能够面世为《王者荣耀》延续传奇。或许这将又会是一场新的世纪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