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的是同一个游戏吗-盘点那些令人无力吐槽
在我小时候,我家有一只猫,名叫喵里奥。街尾的那户人家也有一只猫,名叫喵易吉。后来我发现,其实这只猫是在两家都吃饭。这是一个温馨而有趣的故事,让我想起了现今翻译界的一些奇特现象。

因为文化差异,许多游戏的译名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游戏译名直译显得太土气,深译又让人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像“鬼泣”这样既能体现游戏主旨,又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优质译名实属难得。
今天,我要为大家盘点那些匪夷所思、质量堪比武大郎开店的游戏译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最终幻想》。这款以剑与魔法为主旨的纯日式RPG,却被误译为“太空战士”,让人不禁感慨翻译的重要性。据说这个误翻译源于某家杂志社编辑的一句话,之后被不负责任的翻译人员沿用,直到后来才被纠正过来。
接下来是《生化危机》。在大陆,这个游戏的译名毫无争议,是优质的译名之一。然而在中国台湾,它却被称为恶灵古堡。原因是生化危机1发生在一个洋馆,于是被起名为恶灵古堡。虽然这个译名与游戏主题有些许贴切之处,但在大陆更倾向于对游戏英文名进行直译。至于《上古卷轴》,大家虽然习惯叫它“老滚”,但全称其实是“老头滚动条”,这个不明觉厉的游戏原名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轴》。据考究,这个译名源于当年大陆地区游戏代理商在翻译时可能存在的误导或误解。而《炉石传说》的拓展包《地精大战侏儒》在定名之初也曾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国服译名过于死板,缺乏技术水平。但实际上这个译名也较好地捕捉到了游戏的核心内容。
让我们继续***那些充满趣味的游戏译名吧!有些游戏译名如同跨越文化与语言的奇妙旅程,让我们在欣赏它们的也感叹翻译的艺术与魅力。这些奇葩游戏译名不仅让我们捧腹大笑,也让我们对翻译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这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游戏译名出现吧!在翻译的世界里,台服译名总是以一种神奇的方式让人捧腹大笑。有一次,他们竟然巧妙地给一款游戏起了个轰动全球的译名——“哥哥打地地”。当你听到这个名字时,是否也被它所吸引,一头雾水呢?别担心,让我来给你揭晓其中的奥秘。
“哥哥打地地”,初听之下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很多场景,但在这个神奇的译名里,“哥哥”其实指代的是游戏里的哥布林角色,“地地”则指的是地精。那么,“哥哥打地地”整个名字连起来,就是在描述一场哥布林与地精之间的激战——“哥布林打地精”。而有趣的是,这个名字在口语中又与“哥哥打弟弟”谐音,仿佛描绘出了一副生动的画面:90年代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大妈推开一个超生家庭的大门,看见哥哥和弟弟正在嬉笑打闹,让人忍俊不禁。
不得不说,这个译名实在是太有梗了,充满了趣味性和画面感,让人过耳难忘。它巧妙地将两岸文化差异融合其中,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翻译风格。大陆翻译倾向于直译,注重保留***的意思;而中国台湾的翻译则更富有创意和趣味性,喜欢在译名中加入一些独特的元素和表达方式。这种差异使得台湾译名有时候显得令人匪夷所思,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和惊喜。
说到游戏译名,钙君给各位同学出个题目:即将上线的网易新作《代号Alive》,你会给它取个怎样的名字呢?是直译的《生存密码》,还是富有创意的《活力世界》,亦或者是其他更有趣的名字呢?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各位同学的创意和想象力吧!毕竟,一个好的译名不仅能传达游戏的内容,还能给玩家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和惊喜。